足球幕后:更衣室谈话的艺术

足球幕后:更衣室谈话的艺术

  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大家能够直接看到的往往都是90分钟的比赛,顶多加上采访和发布会之类的,通常来说更衣室都被认为是球队最神圣的地方,发生在更衣室的故事就应该止于那里。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更衣室的话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点。TheAthletic干脆邀请了几名教练,请他们畅谈更衣室里的故事。

  当球员们在比赛日走进更衣室的时候,比赛的战术思路已经在他们脑海里了,通常在训练中就已经针对性的练过,在上车前,甚至是24小时前的会议上就已经讨论过了。包括对对手的分析工作,比如他们优势和弱点的详细分析。一般情况下,主教练们都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分析,并希望给这些信息留出时间让球员们好进行消化。

  有一位主教练喜欢在周一或者周二给球员们一份对手的资料,然后到比赛前一天随机抽取3个人来向队友进行讲解。这是个很好的方法,可以确保每个人都会仔细去阅读和观看,但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每周都会有一个特定的球员(最可靠最理智理解最透彻的人)被叫出去进行讲解。

  罗杰斯说得比较简明扼要,如果是下午3点开球,我会在更衣室里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时间是下午1点15分到1点25分,更多的是战术组织上的交流。最后会有一个小集锦,让球员们看看前一天我们练习的内容,只是把防守端和进攻端都讲清楚,强化一下,这样就很清楚了。

  和大多数主教练一样,罗杰斯会提前24小时告诉大家首发名单。我希望球队在比赛日的阵容尽可能的统一。这给了正在比赛的球员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想象和思考,也许在比赛中会更放松。而这也给了那些没有比赛的球员们24小时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观察,然后再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去。

  还有一位教练表示你得处理好球队内部的人际关系、环境、凝聚力、和谐度等等,是一份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准备。

  跟比赛相关的信息会决定主教练的所思所想,不过,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激励性的演讲,因为所有的战术要素在训练中都已经涉及到了。你必须从我们开始,而不是我,你必须对会议进行架构和判断,布里斯托尔主帅约翰逊说道。“你可能需要给这群人注入一点焦虑,让他们知道对手有多厉害。或者,反过来说,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必须给球员注入一定程度的信心。”

  西布朗主帅比利奇的做法也不太一样,在例行讲话结束之后比利奇会在开赛前再召集大家进行一次训话。通常来说拿到对手首发之后会在白板上标出来,而克罗地亚人会花20分钟的时间逐个进行交代,在每个人耳边悄悄说几句,有时候会加点战术提醒。但一般都是想让球员们自我感觉良好。你会有一些非正式的、随意的简短谈话,但只说一句就可以了,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心态都比较特殊。比利奇说。

  此话出自伯恩利主帅肖恩-戴奇,他玩游戏就是为了打发教练们讨厌的时间。米尔沃尔主帅罗伊特表示开完赛前动员会到比赛哨响之间的那一个多小时极其难熬,堪称地狱般的经历。“在主场的时候我通常会在更衣室里来回踱步,如果有比赛在我们之前开球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可以看别人踢球来打发时间。”

  比利奇有时会玩纸牌来消磨时间,罗杰斯喜欢看比赛计划,特兰米尔主帅梅隆则表示:“球员们一出去热身,我就把音乐关掉,因为那些都是垃圾。然后我和剩下的工作人员就会开怀大笑,聊一聊早场的比赛什么的。我不玩《糖果传奇》。不过,如果《糖果传奇》能帮你拿下比赛那么某一天游戏也会让你心碎。”有些教练会出去跟球员一起热身,有些则选择继续待在更衣室打发时间。

  当然,有时候你也会碰上一些小概率事件,梅隆表示在自己执教过的700多场比赛里大概有10次对手首发名单跟他预估的差到了七八个人,所以休息的那段时间他就必须全力思考正式比赛的战术安排。另外他还碰到过20多次有球员在热身时受伤的情况,还是得迅速做出应对。如果他出去一起热身就没办法冷静思考,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2006-07赛季最后一轮比赛,时任维冈主教练保罗-杰威尔决定做点和平时不一样的举动,在球员准备走出更衣室参加比赛时他一句话都没说,而是给大家看了阿尔-帕西诺在《挑战星期天》里演讲的片段,那天为球队打进一球的大卫-昂斯沃斯觉得主教练这个小细节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但有时候教练们会想的过多,比如化身丘吉尔来一次慷慨激昂的团队讲话,让所有人脖子上的汗毛都竖起来,当然这很好,可如果球场上布置的不行再能鼓动人心也是白搭。罗杰斯就表示自己赛前讲话的灵感来源很广,可能是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词,也可能是读过的书或报纸,甚至是看比赛计划时的某个灵光一闪,反正只要是合适的东西都会拿来跟球员分享。

  2010年世界杯开始前英格兰在南非的罗斯腾堡和当地的一支球队踢了一场热身赛,上半时双方互交白卷,可想而知卡佩罗的球队踢的有多糟糕。中场休息的时候球员们都觉得教练要爆发了,没想到意大利人平静的说:“大家上半场表现的不错,执行了我的战术要求。”小伙子们环顾四周,心想“好吧,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场训话,但感觉还不错。”结果主教练画风突变,他从称上走了下来吼着说:“你们想啥呢!踢的都是什么狗屎!”然后一拳重重砸在桌上。

  当然球队落后中场休息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吹风机式讲话,有时候沉默也能起到神奇的作用。古利特在切尔西当主教练那会有一次球队足总杯遭遇利物浦,上半场0-2落后,中场休息的时候辫帅一言不发拿起一份报纸在更衣室里看了起来,一直到提醒球员要重新上场的铃声响起。没有骂人也没有鼓励,就安静的坐在那里看报纸。荷兰人的理论就是如果你想鼓动球员首先要让他们感到惊奇。古利特在上场前安排了一处人员调整,然后告诉他们只有45分钟来挽救上半场糟糕的表现,最终蓝军4-2逆转取胜。

  当然有时候激励球员不一定要主教练亲自出马,2004年不败夺冠的那支阿森纳经历过的困难一点都不少,联赛后半段他们一周之内接连从欧冠和足总杯出局,然后又碰上强敌利物浦,上半场枪手1-2落后,回到更衣室的温格发现大家都很沉默,气氛凝重,当时已经不是主力的马丁-基翁站了出来向主教练请求发言,于是这位老将用发自肺腑的语言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说,受到鼓舞后的众将士最终4-2逆转红军。

  刚开始执教曼联那会布莱恩-罗布森算是见识了主教练的吹风机,当时曼联客场0-1落后温布尔登,上半场结束后弗格森回到更衣室简直要生撕了场上那批年轻人,罗布森表示自己踢了那么多年球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弗格森会挨个的怼着球员的脸去骂,谁敢不听。

  虽然前曼联主帅的吹风机已然成为传奇,但其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英国的教练都是这样。不过现在的教练很多都不这样做了,“生活一直在变,”比利奇说道。“不仅仅是足球,20年前学生根本就不敢和老师顶嘴,普通人不敢在街上跟警察吵架,但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谁,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些在足球当中也会有直接反映。”

  许多人认为输球后的更衣室就是一座活火山口,随时可能爆发。比利奇就说赛后的谈话像是走在雷区。所以有些国家规定比赛结束后教练先不讲话,球员回来了直接去洗澡。克罗地亚人一开始当西汉姆联主帅的时候有点不适应,比赛结束后他回到更衣室发现所有人都在等他,“当时我心里就纳闷了,他们在等啥,怎么都还坐着,之后大家才告诉我比赛结束后主教练应该发表一番演说帮球员释放情绪。”

  很多教练通常只说个一两分钟,除非出现什么重大失误,否则几句话了事,越简单越好。“我一般就说一点,很少的话,因为大家情绪都比较激动,我的原则是永远都不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因为一旦伤害造成就再也挽救不了了,”罗杰斯如此说道。

  弗爵爷表示这种做法不符合自己的天性,所以曼联更衣室总难免有爆炸的时候。最有名的事件自然是2003年红魔足总杯0-2输给阿森纳,弗格森对贝克汉姆没有跟防维尔托德导致法国人打进第二球的行为愤怒不已,根据他自传的描述,小贝拒不接受教练的批评,暴怒之下的弗格森飞踹了放在地上的球鞋,结果没想到这只鞋刚好踢中了贝克汉姆面部,小贝的眉骨直接被踢开,师徒二人就此决裂,本来应该是内部的消息马上飞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